close
 

透過新台銀長窗
凝望舊台銀背影

晴空下

新台銀半圓弧片段
映現如鏡玻璃

數十米外

鈷藍小木屋靜佇
曾是舊台銀餐廳
眼前成功嵌入
宜蘭美術館主體

新與舊緊鄰

虛和實相銜

美術館留存銀行輝煌履歷

銀行提供美術館未來空間
 
 
 

 昔日的台灣銀行宜蘭分行
悄悄走入歷史長廊

宜蘭美術館在眾盼中

原址誕生

楊英風的"鳳凌霄漢"
揭開"風華再現"序幕
 
 
 
 
 
 
 
 
 
 
 

 

銀行時期的磨石子樓梯
木質與鑄鐵互持的扶手
依然守護各樓層的
起承轉合

 

 

曾經密不透風難見天日的金庫
如今鏤空挑高
半露半藏著
視聽資訊的美好音效與影像

 

 

老式鐵窗
仍在每扇玻璃窗後
堅守岡位

來回的跫音
舒緩閒適
雜沓匆忙不再
 
那些舊鈔換新鈔的
年節記憶
天天趕三點半的
緊繃面孔
都搬到隔壁新台銀去

 


 

 
二樓展場延續一樓的
美麗與哀愁
一道窄門
推開就踏進
戶外
新舊融合的
魔幻視界
 
宜蘭監獄整個搬遷
一座瞭望台
殘留
圓頂碉堡
在新興高聳的新月廣場前
頑皮眨眼
 


 

 
新台銀氣派豪邁
張臂圍環著舊台銀
如卓立的孩子護衛老母親
 


 

 
三樓陽台佔盡地利
俯瞰
五叉路口
不只四通八達
鐘樓演藝廳
公園南館市場
酒廠電力公司
新月廣場新台銀......
還有遠山近樹
行人車輛
以及無涯的藍天白雲
盡收眼底
 


 


 


 


 


 


 


 


 

 

 

 
 
 
蘇迪勒颱風前夕
因緣舊台銀變裝美術館
我駐足"宜蘭城南門角"上空
片刻

土生土長近一甲子的宜蘭呀
走過的足跡
遍布
數不清的回憶
多次翻新
再拼圖

飽覽且留存了
新舊交錯的奇景
稍稍彌補
館內展品不得攝影的
缺憾
 
 
................參觀當日展次分隔線................
 
以下圖片翻拍自宜蘭美術館展覽DM
僅供敘述觀覽心得用
 

 

    象徵與指涉——王攀元繪畫的「苦澀美感」。這是宜蘭美術館的開幕首展。展覽標題下得好極,一語道破王攀元這位107歲國寶級老畫家的獨特畫風與藝術精髓。

 


     二十多年前,我向專擅花鳥畫的魏得璇老師學國畫。始識王老,緣於他是魏老師的令尊魏琴孫老先生的摯友。每逢宜蘭美術團體畫展開幕,王老與魏老總是相攜看展,身旁常有一群仰慕者跟隨簇擁,專注聆聽著兩位畫壇老前輩對展出的畫作如何評論賞析。兩老指指點點,說的多是優點,滿含對後輩的鼓勵與稱許。幾年後,不幸魏老仙逝,展場上每見王老日漸佝僂的身影,總令我低迴感慨良久。
 


 
     某回在展場一隅,有位年輕油畫家拿著紙筆,聚精會神向王老請益。只聽王老以濃重的江蘇鄉音低聲笑語:「調色沒甚麼特別技法,就是要用『心』,『心』字很重要。每天畫,不斷改,那些顏色慢慢就自然副合心裏想表現的感覺……」年輕畫家的提問,想必是傾心於王老畫作沉鬱中暗透多彩的色調吧。
 


     王老的油畫畫風特異處,在於善用單一的主色調,多層次地呈現出一個遼闊的空間感畫面對角線的兩端,上部常見殷紅的太陽或黯淡的弦月,下部偶現一個垂頭的孤影——或人或狗或鳥,總是形單影隻,總是低垂著頭。垂著的頭可能只是個黑點,卻似有千斤重,空曠的畫面瀰漫著凝沉的寂寥。有時狗兒會瘋狂撒腿奔跑,迎向遙遠的太陽,狂奔,彷彿滿腔熱血,滿懷希望,向前狂奔,然而那無邊無際的空曠,令人懷疑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追逐,太陽會下山再昇起,猶如希望會失落再重燃,但,這一切都沒有盡頭,太陽永遠遙不可及!有人說王老心中是「永遠的日不落」,也有人說王老承續著「夸父追日」的神話精神。
 

 

    這樣半抽象的畫風,隱含中國傳統「文人畫」側重以畫作反映內心世界與人格精神的傳承;這樣多層次的用色,運用了國畫「墨分五色」的色彩觀念,因此以單一色調為整幅畫的用色主軸,再細加塗抹變化,形成深不可測而又多彩多層次的空間感;整體的畫面簡單,卻意涵豐富,正是「計白當黑」的構圖概念暗中引人遐思然而畫作恆常的「苦澀美感」所為何來?只因畫家雖出生富裕世家,不幸幼年先失怙後失恃,叔嬸刁苛排擠,不但造成生活與精神上孤苦無依,甚且多方阻撓升學意願及留法夢想,又遇戰亂阻隔初戀從此斷訊,再經歷日軍挾持的驚恐,幸遇貴人搭救免受槍斃死劫,成家後避難來台,輾轉至宜蘭定居,卻貧病時日多,安定歲月少……諸樣人世冷暖起伏,致使感觸太多太深,非得用畫筆抒發胸中塊壘不可!就這麼默默夜以繼日地畫,鬱悶的情懷自然流露於畫面,卻依然無法消減心頭積累的眾多遺憾,那鋪天蓋地的愁苦與鍥而不捨的堅韌,純粹且深邃,感動了觀畫者的心魄,終於成就了看似極簡卻隱含繁複的經典風格,奠定了藝術史上獨一無二的地位。2001年,王老獲第五屆國家文藝獎的肯定,可謂實至名歸。

 

 

    此回展出,最受矚目的是100號巨幅大作「英雄淚」,這是首次曝光,也是王老體力尚可時期的最後一幅畫。有人稱那是封筆之作,其實畫家應是從來不想封筆的呀! 繪畫,是王老倚賴逾百年的最佳夥伴,藉以療癒內心,也向這世界表達自我,再艱困的際遇都不能使他停筆。他在邁向遐齡時受訪,曾說:「可以畫的題材還有很多,可惜我的時間不多了。」據王老女兒王多慈女士描述,王老十年前耗時三個月始完成此畫,卻未曾言及創作動機,其後雖然再買回不少畫布顏料等,但心有餘力不足,從此未再動筆迄今。
 

 

    這「英雄淚」,呈顯動人心魄的神祕氣勢,無關巨幅,不涉色彩。巨大的畫面以黑為主體,僅左上與右下少許留白。黑白對比,張力十足。左上角似有一片薄雲懸浮,右下角似一座嶙峋孤高的山岳,又似一張滄桑垂淚的破碎人臉。那大片的黑,在聚光燈投射下,竟有數滴滑落垂墜的「黑珍珠」閃閃爍爍,彷彿亙古暗黑的宇宙中,迸發出無言的淚光,是慨歎世事幻化如浮雲蒼狗?是難捨陪伴多年的繪畫人生?是對抗多舛命運的辛酸軌跡?是長久奮鬥後的依然不願低頭?
 
 
 
    記得多年前在台北某藝廊巧遇王老的一幅有關雪地的畫,那雪地的白,可不是「白茫茫一片真乾淨」,而是飽含諸多色彩層次,流露諸多內心情緒,妙不可言的「白」。那樣鮮明動人的觀畫印象,我在宜蘭美術館開幕首展再次感受深刻,最震撼動容的,就是「英雄淚」暗黑的淚光了!人生,甚麼都可割捨,連色彩都可褪去,只留純粹堅忍的初心,挑戰暗沉難測的命運……
 
 
 
arrow
arrow

    逸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