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農曆年前,參加了社區樂活的插花課。花藝老師熱心盡責,每次課前,用Line通知成員該帶何種花器;上課當日,開專車載送花材到課堂。花器花材的費用,全由社區專項開支,已達65歲的學員上課悉數免費,還可集點兌換生活用品。這是高齡者特享的尊榮禮遇,社區助理極力熱情招攬之下,學員漸多。上課時,長條桌椅在空曠的社區活動中心廳堂,呈ㄇ字型壯闊擺開,阿公阿婆個個樂在學習,氣氛熱烈融洽。

 

    我原是愛花人,散步常受路邊或人家庭園的花草樹木吸引,深切感受到花的解語和生命力。對於花藝,也很著迷,卻止於欣賞而不曾用心學習,如今有這麼便利的學習環境,自是二話不說,歡喜入學。只不過,我因是中途加入,第一次上課的花器,社區準備不及,未按照老師規定的扁長型黑色盆,而改用粉紅花籃暫代,只好將插花海綿「削足適履」,勉強塞入籃中。當日所發的花材,圓柏略少,染色菊花與萬壽菊都很大朵,插花成品在視覺上有些頭重腳輕,所幸有老師贈送的一些自製飾物與彩帶供我們搭配,加持出整體的年節喜慶氛圍。既然是首次習作,不免敝帚自珍,完成後,開開心心捧回家,供在佛前,不但拍照留念,且一日探看數回,增添不少生活樂趣。

 

    這期間,我受日本佛寺「花手水」概念的啟發,又正值庭院裡桂花飄香,茶花杜鵑陸續開放,也就自製了數回花手水,供在老爸老媽的遺像前,希望他們在天之靈也能同享春天的氣息。

 

    第二次插花課,分得扁柏數量頗豐,我暗自預想,要插出孔雀開屏的模樣,於是按照長短、大小、前後相錯雜的插花守則,胡亂忙了一陣,果然黑色扁長盒中,出現一隻翠綠開屏的孔雀,將染成五彩的一朵碩大牡丹菊,烘托得更加華麗大方。正沾沾自喜之際,老師忽然站在跟前審視,送來一句:「嗯,很不錯!」後來我將這盆花俯角拍攝,製成很陽春但誠意十足的LINE賀卡,頗得一位老友喜愛,她在大年初一即轉發了好多回給親友,這也是插花的附加價值吧。

 

    隨著光陰漸逝,花葉逐一凋萎,我不忍整盆捨棄,努力留取尚堪觀賞的,再從庭院裡摘取些新鮮的花葉,重新布置,不多時,又是一盆神采奕奕,嶄新鋪陳眼前。至於零落的花朵,形色尚可的,就置放梅樹下的蓮花盆,漂浮水面,與青萍、天光共舞出生命最後的探戈。待到花瓣枯黃散逸,只好疼惜撈取至樹蔭下,任其悄然化作春泥更護花。

 

    青春歲月讀林黛玉葬花辭,也曾跟著傷春悲秋;如今雖未達不驚不怖不畏的境界,但已慣看秋月春風,卻道天涼好個秋了。未來不可測,手中有多少籌碼也無須計較,倒是該致力做最大最好的發揮。正如插花,將眼下所擁有的花材佈展出最美的神采,就是最上乘的花道吧!



第一次插花課成果
花材:銀柳  染色菊花  萬壽菊  圓柏

首次自製花手水
花材:茶花  桂花

第二次花藝作品
花材:山蘇  扁柏  梔子  深山櫻  染色牡丹菊

花材:茶花  茶梅  桂花  烏來杜鵑 

花材:茶花  菊花  茶梅  南天竹  樹蘭


花材:茶花  茶梅  南天竹  樹蘭  宮粉梅  迷你玫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逸璞 的頭像
    逸璞

    逸璞園地

    逸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