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年冬的外澳,寒氣瀰漫海面,猶見弄潮兒乘風衝浪

 

    自幼有雙親呵護備至、宅宅長大的乖乖牌宜蘭姑娘,直到成為領了敬老卡多年的老嫗,才踏上「外澳」這陸海空三域都可全方位深入旅遊的夢土,不禁慨歎相識恨晚啊!

 

    也曾聽說離家三十分鐘車程的頭城有個海水浴場,我卻從來不感好奇、未曾探訪,主因是高中在泳池初學游泳的過程,曾被水嗆到忘了該怎麼浮出水面,那被水包圍、淹沒的陰影一直留存心底。雖然土生土長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宜蘭,到海邊觀浪聽濤一向是令我癡迷的休閒,但是到海水浴場游泳戲水?噢,敬謝不敏!近年聽說為了疏濬並重啟烏石港,新築的海堤竟使頭城海水浴場的沙灘嚴重流失。海岸被侵蝕,水質也受到汙染,為了遊客的安全,此處已禁止從事海域水上活動,並改名為頭城濱海森林公園,我那從未謀面的「頭城海水浴場」,就如此這般,悄悄湮沒成了歷史。

 

    奇特的是那些原在頭城海水浴場的海沙,竟然逐年流向烏石港以北的外澳,使外澳沿海除了固有的大小交錯森列如雕塑藝品的礁岩之外,漸漸擁有綿延的大片的黑細沙灘。這新生的厚實沙灘,讓人見識到:大自然即使受人為破壞,不只有自尋出口的能力,還隨機造就了外澳海浪的更加溫柔繾綣、綿長持久,不僅適合親子在沙灘安心玩沙戲水,更吸引國內外的弄潮兒來此追逐夏日親人的長浪、冬日具挑戰性的管浪,致使防風林內的鄉間小道懸掛起滿路的衝浪店招,而鄰近沙灘的翠綠山頭,也順勢發展出「夢想拖曳著飛行傘滑向龜山島」的冒險刺激活動,更有馬場提供沙灘騎馬自駕並側拍留念的浪漫體驗,咖啡館、民宿……也沿著長長海堤應運漸興盛。

 

    大自然的神奇演變,默默創出怎樣的佳績呢?根據觀光署公布的2023年宜蘭觀光據點人次統計,「外澳濱海遊憩區」奪下第一名寶座,小小漁村的造訪人次恍如虔誠信徒狂熱朝聖般,飆破174萬!今年16月的觀光人次,外澳依然蟬連全縣冠軍,來過的人都誇讚說不虛此行,其中不乏再訪多次的粉絲。

 

    打從三年前的嚴冬,偶經烏石港海堤,窺見外澳小白宮附近竟有一群人不畏刺骨寒風,在海中載沉載浮尋找乘風衝浪良機,我就開始夢想有朝一日到外澳探個究竟。今年夏秋之交,終於成行,而且欲罷不能,陸續與家人相偕來外澳三次,都是太陽白花花的酷熱狀態下,在沙灘和礁岩間觀浪聽濤隨意遊走。走乏了,曬暈了,就鑽入咖啡館吹冷氣、享美食、看雲看海、眺望龜山島,平靜的心湖莫名漲滿無可言喻的幸福感。

 

    且莫問我們怎如此狂熱!如果您也置身外澳,投入山海的懷抱,大概也會無視白花花的太陽威力或刺骨寒風了。

 

    此地矗立的礁岩因地質特殊,砂岩與頁岩交疊,兩種岩石抗侵蝕能力有差異,經年累月的海浪侵蝕與冬春之際強烈東北季風的風化作用,使每座礁岩形成一面陡峭一面緩斜的「單面山」,為海岸景觀增添了多變又神祕的美感,而沙灘銜接在礁岩兩側,細軟平坦遼闊,令人意慾放空心神舒暢。浪花在礁岩與沙灘間恣意嬉遊簇擁,姿態萬千,時而柔順時而激情。曾有熱愛攝影的旅遊團,將此地的浪花取名為「火焰之舞」「裙襬搖搖」,真是傳神Google地圖因此有了這兩個趣味十足的標記。

 

凝睇一群紅男綠女抱著浪板泡在海裡等浪頭湧來的瞬間站上衝浪板,開懷滑行於柔順如絲絹的浪尖愜意起伏,或倉皇跌落能噬萬物的捲滾湧浪縫隙;靜觀馬僮與攝影師如拍片導演般引領著數匹馴良駿馬和馬背上拉著韁繩肅穆騎乘的俊男美女,款款走在吞吐著薄浪白沫的濕軟沙灘,留下一行行向天足跡含情脈脈;仰望沙灘附近的山頭時不時滑下一兩個色彩斑斕的飛行傘,在廣袤的藍天白雲與黑色沙灘間,以高聳的山巒與參差的建物為背景,如鷹隼穩健展翅於氣旋般緩緩翱翔。……身為老嫗,旁觀這一幕幕充滿活力的畫面,怎能不慨歎與外澳相識恨晚呢?喔不,或許該說很及時,一切都剛剛好——依我的膽量和習性,即使能再年輕一次,也還是學不會游泳吧,更遑論衝浪飛行傘了。如今有機會在暮年用鏡頭分享這些青春歡樂氣息,與家人一起愜意遊歷沉浸其中,多有福呀!這裡的旅遊人次雖多,慶幸山海的包容力很大,人潮流動率也很大,衝浪騎馬玩沙聽濤觀龜山日出賞沙灘夕景……,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干擾,任何時刻四處遊走都不會出現萬頭攒動的壓迫感,空氣中飄盪著悠閒浪漫自在的氛圍;眼前的村容民風仍保有淳樸樣貌,視野偶爾穿插幾個設計感十足的建物,有古典有新潮有希臘風有阿拉伯風……,引人遐思無限,嗯,真是令人傾心的夢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逸璞 的頭像
    逸璞

    逸璞園地

    逸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